在高雄有這麼家【南海理髮廳】相當受到注目,不過實際上不理頭髮其實是家消暑冰店, 似乎二月才一開張就馬上吸引好多人注意,這天才打著算盤想說趁剛開店前就先來排隊, 想不到一點才開始營業,我十二點半報到已經有更多早起的鳥兒們早早就來報到等待了!
曾經在鳳山生活了一段時間,每次解決宵夜的好去處就是中山路每夜開張的夜市, 雖然說是夜市,不過也就是一條百來公尺有不少美食攤位聚的道路,幾乎是全年無休營業, 大概範圍是從鳳山公車站前的中山路一直到五甲一路的範圍,每天晚上攤位多吃飯人也多,
我有幾個香港朋友相當喜歡吃台灣鬆餅,外酥內軟加上香氣與糖漿加乘確實難以抗拒, 不過香港也有類似的甜食叫『雞蛋仔』,兩三年前也開始在台灣引起過不小的流行風潮, 現在雞蛋仔也幾乎成為台灣夜市美食之一,就像瑞豐夜市這家人氣【空包蛋香港雞蛋仔】。
尋找在地小吃的習慣對我來說是想多回味過往的在地生活記憶,無論是味覺、視覺或感覺, 小時候曾在鳳山生活過一段時間,雖然印象已經略為模糊,但有印象的始終是奶奶的身影, 除了早餐總是豐盛滿桌不計熱量以外,還有就是端午節親手包出來的每一個熱騰騰肉粽,
從義大畢業後也好多年了,身為資深校友其實反而畢業後好少再回到觀音山去走走, 現在大學、醫院、義大世界以外,在鳳山這邊有一家港式茶樓也是義大皇家酒店開的, 反正剛好要回鳳山就順道繞過來嘗嘗,原來是在青年路上比較接近澄清湖的這個位置,
在中部住了幾年雖然也不乏好吃美食,但唯獨鍋燒意麵這味只有南部家鄉才有喜歡的味道, 那並不是思鄉情懷造就的刻板印象,其實在中部也吃過不少家,但感覺就是不怎麼對味, 雖然看似簡單的一碗麵,可是湯頭、配料到麵條的每個細節其實都影響到它完整的美味啊!
以前到各地旅行只會聽過有『必吃』的在地美食,卻不常有聽到『必喝』的在地飲料, 近幾年不知道是不是手搖茶飲料大行其道的關係,連飲料也越來越多在地特色品牌出現, 比如台南布萊恩紅茶、嘉義御香屋、高雄樺達奶茶跟台北公館陳三鼎黑糖鮮奶等等。
每天下午肚子餓嘴饞的時候,除了抽屜裡面團購的網路零食跟巷口高熱量的雞排以外, 大概最思念的就是街頭的蔥油餅、煎餃跟水煎包攤位了,經典地道的台灣午茶點心, 這天走在鹽埕區巷道裡,突然發現這家【阿玉水煎包】的攤位熱鬧滾滾,人潮絡繹不絕,
現在可能走上隨便一條馬路,都至少會有五家十家手搖飲料店招牌林立,這是時代趨勢, 以前小時候路邊常常看得到幾個鐵桶,一台推車就路邊叫賣的飲料攤販已經越來越式微, 或許只有往一些老城區的地方尋找,這些老台灣味其實依舊會存在喧鬧城市的某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