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2022台灣燈會主辦在高雄,更以愛河灣☓衛武營雙主場型態登場,剛好過年回高雄有幸趕上燈會開幕,第一次看到愛河灣、光榮碼頭+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橫跨海灣夜空燈光秀展演,直接一舉翻轉我對過去台灣燈會的刻板印象,
白糖粿這道南部從小吃到大的傳統小吃一度讓中北部觀光客驚為天人,一來大概因為價格多半只要10-15元銅板價,二來在中北部還真的吃不太到(我只知道彰化有相似的叫糯米炸),在高雄苓雅區有兩家白糖粿都非常受歡迎,
當年在高雄唸書,雞排風潮才剛興起,阿亮香雞排35元天天排隊, 那時候可以說是一星期吃個三四片都不是問題,想不到曾幾何時.... 現在一片炸雞排已經漲到跟一個便當不相上下的價格,物價再也回不去惹。
在高雄的熱河一街上每到中午小雅茶舖跟這家上海生煎湯包都是大排長龍, 天天都能大排隊還能在GOOGLE有1174則評論依舊是4.1高分的網友評價, 好不好吃雖然是看個人喜好,但連平日都能大排隊成這樣哪有不試試的道理!
這家【猜心泡芙】剛開始的爆紅排隊程度被譽為「高雄最難買泡芙」, 從2016年爆紅到現在已經2019年依舊還是可以天天排隊,網路評分還相當高分, GOOGLE「猜心泡芙」評價相當驚人,716則評論有著4.4的超高分數,
大學在高雄的四年上山下水都玩遍整個高雄了,印象最深的還是西子灣海之冰, 那個年代沒有這麼多新奇網美的冰店,便宜又料好實在往往都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不管是西子看夕陽或壽山看夜景,有到中山大學就會順路來海之冰吃吃,
不管台南高雄「白糖粿」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零食,10、20塊錢就有大滿足的小確幸, 但這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只有南部才吃得到這一味,中北部對白糖粿聞所未聞, 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到台南高雄旅遊,每每假日都能看到白糖粿攤前總是大排長龍,
我人生第一個對夜市的記憶就是高雄鳳山的中山路夜市,畢竟小時候就住附近, 幾乎是整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業的小夜市,各種美食在這條路上應有盡有, 有大碗料超豐盛的海鮮粥,也有一出攤就搶翻天的東山鴨頭,還有人氣很旺的牛肉麵,
高雄鹽埕區有奶茶一條街,也有著不少老高雄的老味道隱藏在這,始終如一賣了數十年, 有天到高雄工作中午偷閒在街巷中閒逛,買完奶茶發現這家【永和小籠包】生意還不錯, 只是剛好無意見經過大勇路99巷巷口,先是被攤車上的麵香與蒸氣吸引了目光,
雖然現在手搖飲料店到處都是,不過偶爾還是會想念小時候常喝的路邊攤紅茶冰跟汽水, 那份記憶的口味是什麼潮流都無法取代的,畢竟它代表的不是只有好喝與否的意義而已, 就像在鳳山國小門口前這攤【阿嬤手工汽水】,對我們鳳山人來說是陪伴成長的老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