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看到這家【鮑記美式蔥油餅】的新聞瘋狂被轉發,所以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除了老闆娘是正妹這件事以外,還有她本人人生所遭遇的挫折故事讓人覺得有點感動, 發現網路上的食記並不多,所以就想說也來錦上添花一筆,不過也是希望能好吃更重要!
我們生長在像是美而美西式早餐崛起的年代,快速、方便成了我們選擇早餐的習慣, 但其實從小跟著奶奶生活的時候,每天早餐都是吃得跟午晚正餐一樣豐盛滿桌菜色的, 對於勞動者來說,早餐吃得飽足營養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就像這家【水源地玉里麵】。
台灣人對日本美食一向接受度很高,不管是拉麵、章魚燒或是可麗餅都已經多年人氣不墜, 不過事實上早期引進台灣的這些日本美食在入境隨俗後做了不少因應台灣人口味的改變, 但這幾年日本旅遊越來越普遍後,其實大家慢慢也對於日本道地口味接受度跟著提高了,
今年入秋每到連續假日颱風就一直進擊台灣,風風雨雨中氣溫也悄悄的開始有微涼感, 這時候就開始會想吃點熱燙鍋物或湯麵暖暖身,台灣最不缺乏的美食選擇就是火鍋店了, 不管是小火鍋、麻辣鍋、沙茶爐或涮涮鍋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吃得到,而且是四季不分。
義大利麵跟披薩應該是異國料理中最台灣化的,畢竟幾乎在大街小巷各種餐廳都見得到, 而不論是偏義式地道或台式創新,其實都有各自喜歡口味的支持者,我想只要好吃就好。 前陣子在美術館綠園道開張了這家【隨便義大利麵】,幾乎是一開幕就引起廣大注意,
傳統市場總是在城市中最能感覺到生命力的地方,從小跟阿嬤媽媽去市場感覺到即是如此, 賣力的吆喝聲、汗水,親切的笑容跟熟絡的噓寒問暖,在市場裡各種生鮮蔬菜的真實氣味。 你能感覺到的最真實的台灣生活,買菜水果會想到去市場,肚子餓也會想到去市場覓食,
對於愛吃日本拉麵的人來說,多半想一解相思之癮也只能從幾家日本拉麵連鎖店回味, 不過還是有台灣人開的拉麵店不走台灣味路線,堅持對拉麵的熱愛及拉麵口味製作販售, 比如在西區的【麵屋虎匠】和北區的【川澤豚骨拉麵】,都是我相當喜歡的台灣拉麵店。
今年夏天特別火熱,差不多早上八九點太陽就熱情洋溢上工了,要一直到傍晚六點才下哨, 這一整天十多小時的炎熱煎熬真的非常需要消暑飲料,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滿街手搖飲料店, 之前曾經到霧峰亞洲大學附近採訪過的【拾覺 細做輕飲】現在也開店到大里成功路上了,
這一兩年從原本日本拉麵連鎖店接連跨海來台展店,變成台灣各地出現各家屋台拉麵攤, 這股日本拉麵風潮每隔幾年就會以新型態重新燃燒,台灣人對『日本拉麵』真的很有愛! 延長到深夜的營業時間加上屋台路邊攤的特殊氛圍,賦與一碗簡單拉麵有了不同的感覺,
台灣最早的可麗餅風潮算是全球獨創口感,把一向軟嫩的法式可麗餅皮變成酥脆餅皮, 於是吃習慣原本酥脆口感後,某次到北海道狸小路看到一家東京相當有名的可麗餅店, 同行朋友就湊熱鬧買了幾支來試試,結果整群朋友只有我喜歡法式可麗餅皮的軟嫩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