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剛到台中工作..第一家認識的魯肉飯就是位在西屯區老字號的【財神爺魯肉飯】.. 畢竟中部魯肉飯百家爭鳴..彰化、台中名店各自有各自擁護者..但如果講到平價省錢的話.. 其實財神爺還是算經濟好選擇(雖然現在也沒那麼平價了)..從橋頭起家至今也六十個年頭..
台灣的眷村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生活記憶..而眷村美食又是一種文化融合而生的美味.. 只是在過去兩三年政府政策對於老舊眷村的拆除與搬遷後..台灣眷村其實已經所剩無幾了.. 更不用說所謂的眷村味也漸漸四散到城市裡的角落..這天就是來自由路的富台新村找美食..
許多的老味道小吃或許在最早期的時候..他們其實並不知道能像現在門庭若市大排長龍.. 多半只是為了養家糊口的初衷..於是從一台攤車開始艱辛日曬雨淋的日子..年復一年始終如一.. 但因為這份對家庭的堅持..還有對老顧客的支持..於是一路走來不覺便過了三、四五十年..
以往因為都市發展計劃而沒落的中區..似乎漸漸變得熱鬧了起來..當然還沒有往日的榮景.. 只是因為旅遊觀光風氣加懷舊風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對於這個新舊並存的老城區有了興趣.. 老城區裡面必然有著堅守的老味道美食..第二市場目前應該是假日最熱鬧的人潮集中地之一..
我記得小時候因為是一家族的人住在一起..大概有八、九個人吧..經常一起床就看到滿桌菜.. 而往往印象最深刻就是那鍋滷肉啊..現在可能很多人早上起床不習慣吃這種油膩的食物.. 但是我們家裡因為是做送牛奶這種勞力支出的工作..早餐要吃得營養豐盛就變成不可或缺..
中區給人的印象一向是陳舊模樣..老建築、老街道與老店家..就連在地美食都是這麼老味道.. 往中華夜市、第二市場或是巷道裡走走..數十年如一日的老店往往就在其中歡迎光臨.. 這次倒不是要介紹什麼歷史悠久的小吃..不過是想推薦中區【阿喜的店地獄麻辣乾麵】..
在台中待了五、六年的時間..從一開始對處處的爌肉飯、滷肉飯覺得驚訝到習慣.. 口味也慢慢從原本習熟悉的台南味變得開始習慣台中小吃必備的東泉辣椒醬與大麵羹.. 只是這家鄉的滋味卻還是三不五時懷念..特別是『肉燥飯』這一味更是每回台南必來上一碗..
街角叫賣的攤車小吃..是屬於台灣在地密不可分的生活文化..有人賴以維生..有人賴以為食.. 特別像是小籠湯包這一味..從高貴精緻的鼎泰豐到五十元銅板發財車..不同價位有不同選擇.. 這天跟朋友們約到豐原這一帶..以往我對豐原的印象只有廟口蚵仔煎與排骨酥麵而已..
肉包是以前常常下課時攢個零用錢去福利社買的點心..下午肚子餓嘴饞的時候就靠這一味.. 大口咬下白軟的麵皮..然後是燙口的肉餡帶著熱氣冒出..咀嚼著鮮甜與滿足感的回憶.. 開始工作以後..其實還是改不掉下午偶爾吃個點心的習慣..所以哪裡有好吃包子店就要尋找..
尋找最日常的滿足美味..往往都隱藏在城市裡傳統市場最不起眼的不經意之處.. 即便已經來到台中五年多..你說紀錄了這麼多食記已經吃遍大街小巷了嗎?其實不然.. 因為這家【孫記四川涼麵】就隱藏在幾乎是每兩三天就會經過的大雅路邊..我卻全然不知..